2011/05/29

2011_0528_weaver bird_5

進入最後一篇文章了,由於原PO的範例有限,目前我也只能先介紹到這裡。以後有機
會會再繼續發表研究結果,也歡迎一起討論。
這次要做的圖形如下
這次會用到的指令有以下幾種
分別是"Bevel Vertices"、"Inner Polygons Subdivision"、"Loop Subdivision"
"Sierpinski triangle Subdivision"

製作這個形之前,首先會需要一個要被我們切分的目標物。
 這是在mesh欄位底下的指令MeshPlan,它可以生成一個四方形的mesh,其中
W和H控制了長寬Cw和Ch則決定了mesh當中的UV值。因為示範上的方便,我
只用了一格。
接下來,利用Loop Subdivision將這個mesh作切分。Loop Subdivision基本上會
把mesh變成由三角形組成,其中L決定了你的切分量,左圖為L=2,右圖為L=1。
S使用false的時候他會保持原有的方形,當用true的時候,會出現類似smooth的
效果。
接下來會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份是製作大塊的六角形,第二部分是製作小塊
的三角形。因為gh當中不會顯示切割線,於是我將loop subdivision之後的結果bake
出來當作參考。
第一部分是利用Bevel Vertices的指令,去做切割。Bevel Vertices就我的推斷,算
是把三角形,從三個角開始發散,去拼湊成這個三角形。因此隨著發散的長度不同
,切割出來的範圍也不同。(但不知為何,最外圈在擴散的時候也會向內縮)
 第二步驟是用Inner Polygons Subdivision來切分小三角的部分。我不是很了解
Inner Polygons Subdivision的主要功能,但我嘗試用最外框的方型的mesh去做
的時候,它做出了一個轉45度的方形。

下一步再用Sierpinski triangle Subdivision去做切分,如果說Inner Polygons Subdivision
是取出圖形中間轉45度角的話,那 Sierpinski triangle Subdivision就剛好相反是取他外
面的部分。

現在把第一步驟和第二步驟同時開啟,順便再用個mesh join,就完成了。
熟悉了之後可以修改前面mesh的UV值,可以產生大量的pattern

Weaver Bird的基本研究就到這裡告一段落,有機會會再試驗延伸應用。

附:gh接線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